关注民众愿景,传递底层诉求

  相关资讯
标题:
工具:
简介:
中文提示词:
大同回应环卫4小时翻8吨垃圾找手表:对翻垃圾找儿童手表环卫工给予奖励
发布时间:2025-07-15

近日,“山西大同市两名环卫工人4小时翻8吨垃圾帮游客找回儿童手表”一事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这样的行为没有必要!”“环卫工人有没有额外奖励?”“游客是不是有特殊身份?”
针对网友关心问题,7月14日下午,@人民日报 记者独家采访了大同市城管局副局长肖志刚、大同市新城环境公司经理王军和大同市新城环境公司清洁部部长温东。
肖志刚介绍,城市管理局本身是一个服务单位,对12345热线转办的事情接诉即办,没有过多考虑“值不值”的问题,此次求助的卢女士就是一位普通游客,没有其他身份,不管是本地市民还是外地游客,他们都会提供帮助。肖志刚坦言,此次事件对工作有促进作用,坦诚接受老百姓的批评,下一步会对环卫工人有一定奖励。肖志刚表示,“以后遇到市民求助的事情还是会做,不会因为这次事情影响正常工作。”
具体怎么奖励,王军介绍,环卫公司将拿出一部分经费,成立“助人为乐”基金,目前正在落实资金来源、制定奖励规则,将给予此次事件涉及的两名环卫工人奖励。并且这项工作将会常态化,以后对所有乐于助人的员工都会进行一定奖励。
温东直接参与了整件事情的处理过程,他介绍,他是当天上午10点半左右对接上卢女士,当时确定卢女士丢失的手表已随垃圾进入中转站挤压箱,但箱内有约8吨垃圾,为尽快找回失物,下午,大同市新城环境公司将垃圾转运至富乔垃圾焚烧发电场的一个平台寻找,这块平台在室内,类似厂房,有通风设备,不存在室外暴晒情况。
寻找途中,卢女士有提出,“实在找不到就别找了。”但是温东介绍,因为工人已经将垃圾都摊开了,并且手表有定位功能,会发出“滴滴”的声音,所以他们还是决定继续寻找。手表找到后,卢女士确实发了一个微信红包,请他转交给两位环卫工,但是温东认为,这是本职工作,不应该收钱,便没有点开红包。因为此前,他们也曾在垃圾中帮市民找过药品、钥匙、手机、人工耳蜗等物品,没有收钱的先例。目前,两位环卫工人在正常工作。(人民日报记者付明丽) 


此前报道

“大热天环卫工4小时翻8吨垃圾为游客找回儿童手表”,多方回应


近日有媒体报道,7月1日下午,来自深圳的卢女士一家乘坐高铁从太原抵达大同,车上孩子将儿童手表装入干净的纸质垃圾袋中玩耍,下车上不慎遗忘。次日上午,卢女士拨打了12345热线向大同市城市管理局求助。随后两名环卫工人花费4小时徒手在8吨垃圾中找到。



7月14日,九派新闻记者致电大同12345热线,一名工作人员称现在大同正在发展旅游经济,求助者是以游客身份致电12345热线,值班室帮他协调处理了,至于为什么转到城管,他们也不清楚。



图源山西日报

另据媒体报道,事后,卢女士曾发红包感谢两位环卫工,但被婉拒。

大同市城市管理局一工作人员称,求助者“打的是投诉电话。人家是找的市民热线,然后反馈到我们这。人家就要求政府需要帮人家找。”该工作人员表示,谁都会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换位思考。既然群众有求助需求,政府部门就不应不理睬。求助者丢失的是智能手表,有精确的定位,“如果对方有一定的要求,也在我们能力范围内,我们会提供帮助。如果帮忙找了,没找到,那也没办法。这是找到了。”

山西大同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肖志刚回应“环卫工翻8吨垃圾帮游客找儿童手表”一事。“奖励不奖励环卫工,是人家公司的事情”,肖志刚说,“我们的工作本身就是大家不理解的事情,说好说坏网上都骂。像现在这么干的话,以后环卫工只打扫卫生就好了”。肖志刚称,只要百姓有需求,我们肯定去做,“不能说值不值”。

来源:人民网

访问次数: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