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水果资源优势,却没有充分利用。海南热带水果深加工科技含量过低,这已是业界的一个共识。热带水果加工出路在何方?业内人士认为,海南热带水果加工业要做强做大,需要不断提高加工科技含量,做出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以此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技术创新提高附加值
海南热带水果加工产业如何从简单的粗加工工业,向深加工工业转变,提高热带水果的科技附加值呢?文昌市春光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春光认为,技术创新是改变现状的唯一出路。
成立于1996年的春光食品,创立之初也是以家庭作坊式为主。当时企业的加工停留在手工、半手工状态,一天最多加工2吨-3吨椰子糖。经过多年发展,春光通过技术创新,引进生产线,现在椰子糖一天加工量达到40吨-50吨。黄春光介绍说,春光食品和海南热带椰子研究所合作,共同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
这些年来,春光不断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对设备和工艺进行改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2005年,春光开始研发速溶椰子粉生产技术,2006年投入了1000万元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利用喷雾干燥技术生产椰子粉、木瓜粉、香蕉粉等。春光椰子粉是目前全国唯一非进口分装的椰子粉,利用自主技术生产椰子粉,既保证了品质的纯正,又降低了生产成本。黄春光自豪地说。
为了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春光技术专家在研发产品时都要对产品的口味进行反复尝试,每种新产品的出炉用掉的废品就有几万吨。
技术创新让春光人尝到了甜头,目前,春光年产值已由原来的几百万元上升到近亿元,加工食品从原来仅有几个单品发展到现在多达140多个品种,产品行销国内外市场。
海南椰国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椰子深加工的企业,该企业利用椰子水发酵制作食用纤维的方法,属国内首创。
该公司总经理钟春燕介绍说,海南每年有近3600吨椰子水被倾倒,不仅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采用椰子水发酵制作食用纤维的生产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形成特色占据市场
黄春光认为,海南热带水果深加工,要突出其特色性,提升产品品牌影响力。任何一个品牌都有其科技含量,以及自己的差异性,这两项指标决定了产品的特色,而这种特色在市场上有着较强的竞争力,海南热带水果加工产品现在普遍缺少的就是特色东西。
在业界,有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浓香而不甜腻的春光椰子糖已成海南椰子糖的代名词,目前春光椰子糖已占领70%的岛内市场。春光椰子糖之所以被市场认可,原因在于它的口味有特色。
为了做出自己的特色,春光食品高薪聘请技术专家,改进产品的口味、包装。
春光工厂原在文昌市东郊椰林,起步之初,利用东郊椰林丰富的椰子资源优势和正宗、地道的椰乡文化,春光品牌塑造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有人曾提议把工厂搬到文昌市清澜镇。
经过慎重考虑,黄春光放弃了这个提议,他说,春光的优势在于原产地生产优势,这也是春光在进行品牌推广时一个很大的亮点,失去了这个优势,就失去了品牌的立身之本,也意味着就会失去春光椰子糖的特色.
甘蔗黑穗病又称甘蔗鞭黑穗病、黑粉病、灰包病或公甘蔗,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分蘖期,该病在我国各产蔗省区普遍发生。随着中国蔗区不断扩大,蔗田连年连作,甘蔗黑穗病日渐猖獗,高发病区黑穗病率达30%以上。发病后蔗株从梢头长出一条黑色鞭状物,随后叶片、节间变细,最终不能形成有效蔗茎而降低产量和品质。
1、症状。
该病最明显特征是病蔗梢头有一条向下内卷的黑色鞭状物,称为黑穗鞭,长几厘米至数10厘米不等。鞭中央是由薄壁组织或维管束组织构成的心柱,外围包着一层厚垣孢子。病鞭在形成初期,外包一层银白色薄膜,即甘蔗表皮。病株未抽出鞭状物前,叶片细长,叶色淡绿茎细小,节间长,后破裂散出大量黑粉,最后只剩下心柱。染病种蔗萌芽早,茎细小,叶细长,淡绿,分蘖增多,后分蘖上也长出黑穗鞭。
2、病原菌及传播途径。
病原物为甘蔗鞭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厚垣孢子近圆形呈棕或黑色,单胞具乳突,大小5~6微米,萌发长出长短不一的担子。担子3~4个细胞,每一细胞产生1至数个担孢子。担孢子透明,椭圆形。该菌有不同生理小种。病菌以冬孢子形成落在甘蔗芽、甘蔗宿根和土壤中越冬,这些带菌的种蔗、宿根和土壤成为次年发病的初次侵染源。病菌侵入蔗芽分生组织内,有一部分在当年刺激蔗芽长出侧芽产生黑穗鞭,鞭上散出的冬孢子,落在地面,随着雨水或灌溉传播,侵染甘蔗根头部的芽或晚抽出的分蘖,黑穗鞭上的冬孢子又会成为当年病害再次侵染的菌源。
3、发病条件。
厚垣孢子在干燥土壤中可存活数月至1年,冬春干旱有利于冬孢子的存活,而高温高湿则对病菌的萌发和侵入有利。因此,在长期干旱、高温的灌溉地区和冬春干旱、夏秋多雨的地区,甘蔗鞭黑穗病的发病率高,发病重。宿根蔗田比新植蔗田发病重;宿根年限越长,病害发生越重;梢头苗做种地较整株做种地发病轻;氮肥施用过多,会促使迟分蘖和侧芽生长,发病重。